Search


※ 2014.07.25 馬航MH17 ※
照片鑑識:機身損害模式符合導彈彈...

  • Share this:


※ 2014.07.25 馬航MH17 ※
照片鑑識:機身損害模式符合導彈彈頭爆炸模式

根據專家檢視《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記者在馬航事故現場所拍攝到照片,表示由機身殘骸上的破壞痕跡來判斷,導彈擊中的部位是行李艙的前半部。

這是從失事飛機本身找到的第一個證據,顯示它遭到外來的攻擊:距離駕駛艙一英哩之外的田裏,有兩節機身,上頭顯示爆炸碎片所造成的廣泛損害。

接受採訪的一位英國智庫空防專家,因為正式調查尚未展開,要求匿名,他表示:「損害的模式跟導彈彈頭爆炸的碎片吻合。機身的破壞模式,還有在現場找到的任何導彈碎片,都能夠告訴我們是哪一型的導彈。」

另外一位軍事飛行專家的分析結果也一樣。他表示,機身顯示廣泛的黑色痕跡以及明顯被碎片大量擊中的痕跡,而鋁合金的外表上則布滿了小洞,符合導彈爆炸後的碎裂模式。這兩節機身分別有所謂的 STA 號碼,顯示 236.5 與 298.5,表示它們是噴射客機機身的第41段,也是在機身的前半部。

兩位《紐約時報》所記者拍攝的波音殘骸照片,根據國防分析專家分析,符合在三萬三千呎高度遭超音速飛彈射擊爆炸的說法。

《泰晤士報》記者連續兩天前往波拉夫村的失事現場,第二天時,記者發現其中一段機身殘骸已經被移動,還被整個倒過來。

國際調查員目前仍在努力尋找能夠保存現場的辦法。但是機身殘骸的照片,以及本報在現場採訪到的證人,符合馬航的飛機是被一個或更多個導彈擊中的理論,因為此區近來成為烏克蘭空軍經常活動的地點。

目擊證人表示,上週四下午四點多他們聽到兩次爆炸的聲音,間隔大約三秒鐘,然後他們看見有東西從天空中掉下來。一位女士表示:「爆炸聲很非常大聲,非常尖銳。我從來沒有聽過那種聲音。」她說她看到大約十幾串冒著煙、燃燒的物品從空中掉下來。

掉下來的飛機碎片散布範圍超過10平方英哩,代表飛機應該在半空中就解體。駕駛艙以及一部份商務艙的著陸地點,與飛機的其他部份隔了一段相當遠的距離。

當地居民表示,在上週四馬航飛機被攻擊之前,烏克蘭空軍開始每天都來轟炸,他們的飛機都飛在相當高的地方。弗拉迪米洛娜(Evlania Vladimirovna)說,烏克蘭空軍的轟炸是從六月中旬開始,在七月初的時候,頻率開始增加。她說:「烏克蘭的飛機每天每晚都會來,通常是凌晨兩點到四點,還有早上九點。」

其他的目擊者表示,他們的主要空襲目標是跟叛亂份子所使用的俄國邊界地帶。一位十來歲的少年丹尼爾表示:「軍機飛得很高,我們看不到它們。接下來我們才聽到爆炸的聲音。轟炸機通常會投下兩顆到四顆炸彈。」

上週三,有一架蘇愷蘇二十五(Sukhoi SU-25)的戰鬥機被擊落,其地點離馬航MH17掉落的地點只有三十分鐘的車程。烏克蘭政府認為其罪魁禍首乃是一架俄國軍機。

六月十三日,在此區北邊,靠近盧甘斯克市附近,有一架安多諾夫安二十六(Antonov AN-26)運輸機被擊落。基輔當時表示,它飛行的高度是21,000英呎──遠超過任何一種肩扛式火箭發射器可以射到的範圍,後者在當時被認為是叛軍所持有的最先進武器。

烏克蘭政府除了表示他們竊聽到叛軍領袖間顯示他們涉嫌重大的通話之外,還在上週六發表了照片跟錄影帶,顯示一架載著SA-11導彈的大卡車越過烏俄邊界,回到俄國的畫面。基輔說,照片顯示導彈系統少了兩發導彈,乃是叛軍射下馬航MH17「難以反駁的證據」。

上個月,北約的歐洲總司令菲力普‧布里德羅夫(General Philip Breedlove)曾經警告烏東叛軍正在接受高射炮的操作訓練。

http://www.nytimes.com/…/jet-wreckage-bears-signs-of-impact…
http://www.thetimes.co.uk/…/news/…/europe/article4153074.ece

圖:《泰晤士報》與《紐約時報》記者在失事現場附近所拍攝的飛機殘骸照片。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觀念不只是認同表態,也是價值的確立,理性分析的抉擇:透過資訊瞭解世界,我們追尋觀念的理路,試圖描繪知性的座標。
View all posts